对于隔离人员的心理疏导方案 文档1
射洪市陈古集中医学隔离点作为射洪市集中隔离点2小时内启用点位,需随时做好应急启用准备工作,保障隔离观察人员顺利入住、安全隔离。为进一步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关于进一步加强集中隔离点设置和管理的`通知》《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关于印发加强集中隔离场所闭环管理十条措施的紧急通知》等法律、法规、文件要求,现就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工作应急启用和管理工作要求如下:
一、保障要求
(一)组织保障
1.镇集中医学隔离点管理人员。武安镇副镇长、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应急指挥部副指挥长向国艳同志作为集中医学隔离点联络人,负责接受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应急指挥部重排组的通知,并按要求安排工作人员在2小时内做好集中医学隔离点接收入住准备。隔离点人员医疗、生活等物资保障。
2.镇驻点点长和工作人员。镇干部罗朝勇、赵晏、文兴涛三名同志作为集中医学隔离点常备驻点点长,根据向国艳同志的安排,轮流到集中医学隔离点负责具体管理工作。主要负责所有隔离人员和工作人员人员的医疗、生活等物资需求的统筹和上报。根据工作需要安排两名工作人员负责点位上信息联络、人员登记、清洁消毒、后勤管理等工作。
3.卫健、公安工作人员。由市重排组进行统筹安排。卫健工作人员负责对隔离对象进行登记上报;告知其隔离期限、注意事项和疾病防控相关知识;每天体温测量,并询问、记录其健康情况;定期核酸检测;关注隔离对象身体和心理状况,有情况立即上报市疾控中心和市重排组。公安工作人员负责隔离区的安全保卫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以及人员安全接收,维持医学观察点正常秩序,防止观察对象脱管。
(二)物资保障。配备体温计、听诊器等医疗器材及口罩、消毒剂等个人防护用品和消毒产品。储备足够的防护物资(包括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N95医用防护口罩、医用手套、医用防护服、医用防护眼罩等)、消毒设施和消毒药品、急救设施和药品等。保障有常见病、慢性病的观察对象正常用药,满足需要康复和看护的观察对象相应需求,提供一日三餐、热水供应、取暖、洗澡以及网络等基本生活所需。
(三)安全保障。加强对隔离点的安全保护,安排专人负责安全巡查。加强涉隔离点不稳定因素摸排,扎实做好治安秩序维护和应急处置准备。深入排查和整改隔离点各类安全隐患,严密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加强建筑施工安全和建筑材料防火安全等指导服务,落实消防安全措施,防范发生次生问题和安全事件。
(四)信息保障。及时交换纳入与解除医学观察人员信息,做好人员无缝对接。
二、医学观察点基本要求
(一)隔离点内部设置。合理分区和设置通道(“三区两通道”)。一是三区。规范设置生活区、医学观察区和物资保障供应区等,不同区域之间有严格分界,采取物理隔断方式进行隔离,并设置有明显标识。二是“两通道”。规范设置了工作人员通道和隔离人员通道。两通道不交叉,分布在场所两端,并设置明显标识。垃圾清运通道与隔离人员进出通道分开。
(二)医疗废弃物暂存点。隔离医学观察点设置医疗废弃物暂存点,由卫健工作人员专人管理,有明确警示标识。按《医疗废弃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规定,及时清运。
(三)设施与条件要求。隔离医学观察对象遵循单人单间和独立卫生间,房间通风良好,能满足日常消毒措施的落实。房间内及楼层的卫生间均配备肥皂或洗手液、流动水和消毒用品。每个房间在卫生间和生活区各放置一个垃圾桶,桶内均套上医疗废物包装袋。
(四)独立化粪池。污水在进入市政排水管网前,进行消毒处理,消毒后污水符合《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__);
三、医学观察
(一)管理要求
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由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和武安镇负责统一管理,由卫健部门和公安部门等共同开展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的具体工作。
1.管理制度。建章立制,建立相关台账,如人员基本信息台账、核酸检测记录、体温监测记录、消毒记录等。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防止观察点交叉感染。
2.人员信息管理。观察对象进驻观察点后,医学观察医务人员尽快(不超过24小时)核实观察对象基本信息和健康相关情况,对隔离人员的姓名、性别、年龄、现住址、联系电话、身份证号、健康状况(是否有基础疾病、精神疾病,服药情况,是否有需要陪护的儿童、老年人、无自理能力的病患,是否为孕产妇等)等信息进行登记。
(二)卫生防疫要求
1.居住期间,应当尽可能减少直接接触,近距离接触时需做好佩戴口罩等个人防护措施。
2.所有观察对象在观察期间不允许外出,不得串门。除工作人员外,严格限制人员进出。如确需前往集中观察点内公共区域活动的,应当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彼此间保持1米以上距离,减少驻留时间,尽量不触碰公共区域物品及设施。
3.应定时开窗通风,并根据气候条件适当调节开窗时间。
4.隔离区域医务人员每天对走道、楼梯等场所进行1次消毒,至少清理1次垃圾,必要时及时清理。隔离期间房间和卫生间由隔离人员自行消毒。对临时设置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要进一步强化消毒措施,增加消毒频次。
5.加强隔离医学观察点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做好生活保障。
6.严格按照标准做好隔离场所医疗废弃物的处置和粪便污水的消毒处理,有效降低疾病的传播风险。
7.解除隔离观察转出后的房间、设施及物品,由观察点工作人员进行清洁和消毒。
8.隔离场所所有垃圾包括观察对象餐盒、生活垃圾等均应当装入黄色医用垃圾处理袋内,按医疗垃圾要求,每日集中回收至隔离点垃圾医疗废物终转站。定期由专业机构转运处理。隔离场所工作人员做好日期、数量、交接双方签名登记工作。
(三)工作人员要求
1.集中观察点工作人员工作期间应当做好个人防护,穿戴一次性工作帽、医用外科口罩、工作服、一次性手套,与被隔离对象保持1米以上距离。如转运病人或因其他工作需要与被隔离对象近距离接触时,应当佩戴N95口罩。工作后注意洗手和消毒。
2.隔离场所医护人员要加强对现场消毒人员培训,确保现场消毒人员能够正确进行个人防护、消毒剂配制、手卫生,规范开展消毒操作。
3.保洁或消毒人员在配制消毒液时,应当穿戴医用外科口罩、乳胶手套、护目镜或防护面屏、工作服等。
4.所有工作人员应做好健康监测和定期核酸检测。
(四)健康监测要求
1.医护人员要登记所有隔离对象基本情况,全面落实集中隔离人员健康监测工作,每天早、晚对其各进行一次健康状况监测,并做好记录。鼓励使用新技术手段对隔离人员开展体温监测,了解其是否有基础疾患,保障隔离期间的正常用药。
2.在监测过程中发现隔离对象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时,应当及时向县卫生健康局和县疾控中心报告,并按规定立即转至乐至县人民医院。
(五)核酸检测
在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间每3天分别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并做好相关记录。
(六)心理健康服务要求
隔离场所心理辅导人员要及时向隔离人员提供心理支持、心理疏导等服务,缓解隔离人员的负面情绪,预防与减轻疫情所致的心理困顿,防范心理压力引发的极端事件。发现隔离人员可能有精神卫生问题时,及时向县精神卫生中心转介。
(七)解除隔离流程
1.解除隔离前的准备工作。进行核酸双采双检,解除隔离前,做好解除观察对象的信息统计,并传递给所在社区,做好接收准备。
2.资料准备。观察点提供解除集中医学观察证明和最新核酸检测结果。
3.健康教育。告知观察对象返家后应配合社区做好健康监测,出现异常症状及时报告。
四、消毒处理
(一)医学观察对象观察期满,解除隔离观察后,物业管理人员对其房间和设施进行清洁、消毒,并加强通风。
(二)医学观察对象被诊断为疑似或确诊的,其所在房间和接触的相关环境、设施,均按照疫点由专业人员进行规范的消毒处理。
对于隔离人员的心理疏导方案 篇2
为做好我县新冠肺炎患者、隔离人员及家属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服务,促进患者身体与心理同步康复,早日回归正常生活和工作,维护隔离人员、家属心理健康,营造相互关怀的社会环境,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一)开展新冠肺炎防控宣传和健康教育,提升群众防控知识水平,增强防护技能,减轻因认知不足所致的恐惧,减少、消除对患者、隔离人员及家属的歧视与排斥等行为。
(二)为疫情防控期间不同人群提供心理支持、心理疏导、危机干预等服务,帮助求助者预防和减轻疫情所致的心理困顿,寻找和利用社会支持资源,维护心理健康,防范心理压力引发的极端事件,恢复社区秩序,推动基层社区治理,营造健康向上的社区氛围,促进社会稳定。
二、组织实施
(一)成立组织。我县虽然属于疫情低风险地区,但当前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压力较大,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县疫情防控指挥部成立新冠肺炎患者、隔离人员及家属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服务小组,宋晓玮、李举平任组长,高香、唐乔乔任副组长,高兴红任心理援助志愿服务队队长,王丽莎、吴桃凤、刘春丽、杨锦梅、程妮、吴慈玉、孙红年、姚锋芳为线上热线咨询员,心理援助志愿服务队全体心理咨询师为线下心理疏导员。
(二)搞好服务。目前已成立社区心理辅导站6个(白云:杨锦梅、西街:刘春丽、白沙井:姚锋芳、南街:吴慈玉、东街:程妮、鲤鱼桥:朱明桃)。根据出院患者、隔离人员及家属需求,社区工作人员可以联系心理咨询师进社区提供心理疏导服务。
(三)培训督导。市精神病医院和县总工会派具备心理援助技术能力的精神科医师、心理咨询师对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心理专干等人员开展精神卫生知识、心理咨询知识培训,对社区的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提供技术指导和专业督导。
三、工作原则
(一)坚持统一领导。所有工作须在本专项工作服务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组织进行,各类人员实行团队协作,明确成员分工与配合。未经允许个人不得擅自开展任何形式的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服务活动。
(二)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线上为在疫情防控中有心理困顿的人员提供免费的心理援助服务。线下为各个特殊群体提供必要的社会支持、心理干预服务。
(三)坚持专业服务。运用专业的方法和技术,为求助者或是特殊群体提供规范的情绪疏导、情感支持、危机干预等有针对性的服务,并定期开展专业督导,保障服务的专业性。
(四)坚持保密要求。对患者、隔离人员及家属的个人和家庭隐私包括个人信息、生活轨迹、家庭情况等严格保密。遵守善行、责任、诚信、公正、尊重的职业伦理和职业精神,避免对求助者造成伤害,维护其身心健康。
四、工作措施
(一)大力开展科普宣教。针对公众关心的热点话题,通过慈利红网、慈利发布、慈利融媒体等公众媒体加大疫情期间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的宣传。积极开展疫情期间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做好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和国家政策解读,教育、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做好线上线下心理服务,切实做好学生、家长、企事业单位员工和妇女儿童的心理疏导,通过公众媒体搞好主题宣传,营造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做好心理疏导。一是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疏导。密切关注本地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定期进行回访,为他们提供精神慰藉、心理抚慰,如遇严重心理行为个体,及时转介精神卫生医疗机构;二是强化特殊群体的心理支持。对社区内低保对象、特困人员、行动不便老年人、残疾人、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予以密切关注,并给予及时的心理疏导支持。
(三)给予情感疏通。县总工会于2月10日组建了心理援助热线平台,共有8位心理咨询师参与热线咨询服务,24小时在线守候,为心理困惑求助者提供热忱服务。
(四)组织团辅活动,加强一线工作人员心理疏导。联系单位工会组织,组织集体团辅活动,加强公安民警等一线工作人员心理疏导。配合公安、司法行政、民政、工会等部门做好公安民警(辅警)、司法行政干警、社区工作者、基层工作人员、下沉干部等值班、轮班安排,利用本系统资源或社会资源,对一线工作人员提供心理服务,对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个体进行主动危机干预。
(五)利用学校阵地,做好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学校工作联系到千家万户,学生开学正在分年级、分时段有序进行,通过学校班级家长群和教师现场指导,加强疫情防控知识的宣传,让家长和学生了解疫情防控知识,自觉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宣传疫情防控心理辅导知识,让家长和广大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应对疫情。
对于隔离人员的心理疏导方案 篇3
一、进一步加强领导。
充分发挥安置帮教工作协调小组及其工作机构的作用,增强做好安置帮教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各负其责,想到支持,发挥整体效能,达到综合治理。
二、继续开展刑释解教人员排查工作。
要对上一年度回归社会刑释解教人员进行一次全面的排查,做到当年回归的人员当年查清,通过排查摸清回归社会的刑释解教人员的情况,特别要注意发现和查清混杂在外来人口中的外地籍刑释解教人员以及未回到本地报到的本地籍刑释解教人员的情况,建立地区间的通报、协查制度。
三、进一步落实衔接、管控帮教措施。
要继续贯彻落实四部委《关于进一步做好服刑、在教人员刑满释放、解除劳教衔接工作的意见》敖山派出所、场综治办要加强对刑满解教人员出狱后直接流散于社会,不落户或人户分离以及“三假”(假姓名、假身份、假地址)人员的查找工作,最大限度减少刑释解教人员的监管失控。进一步完善刑释解教人员报到登记制度、建档立卡制度、签订帮教协议制度、定期走访谈话制度、重点对象管控制度、住处报告制度和跟踪或委托帮教制度。
四、落实回家有关政策,搞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就业安置。
我们创造条件,继续在城镇地区建立、扶持一批过渡性安置实体或基础,重点解决“三无”(无家可归、无亲可投、无业可就)的刑释解教人员和在监狱劳教所没有改选好,滤布有重新违法犯罪倾向的刑释解教过渡性安置问题,并以此加强管控,尽可能地减少这些人员给社会治安的危害。
五、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正确对待刑释解教人员,消除偏见和歧视,参与安置帮教工作。
在社区建设和基层中,充分发挥居委会的作用,健全安置帮教网络,落实帮教措施。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和其它社会团体要积极组织开展志愿活动,动员职工、团员、青年、妇女、退休人员以“一助一”、“多助一”等形式参与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帮教工作,并将其与青少保持创建文明家庭“四进社区”基层安委会创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在开展公民道德教育活动中,要采取有针对性措施,把刑释解教人员的道德、法制教育作为一个重点。
对于隔离人员的心理疏导方案 篇4
一、活动目的:为充分调动员工参与竞争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优化现有人力资源配置,在公司日常管理中深入贯彻实施“人人时时事事”有竞争的思想。
二、竞聘岗位:xx部代理主管(1名)xx部代理主管(1名)
三、竞聘范围:各部门临时工以上人员
四、参加条件:
1、个人6—11月份日常档案考核分平均在68分以上(满分为70分)
2、半年内无超市或部门内通报批评
3、其他要求参见《员工行为规范》
五、竞聘方式:采用个人自荐结合竞聘演讲和现场答辩的形式
六、竞聘程序:
1、12月7日—9日各部门负责人分别进行部门内竞聘动员
3、12月13日—15日部门推荐并将入选自荐书汇总至办公室
4、12月17日—18日进行竞聘演讲、现场答辩
七、个人自荐书书写要求:
1、自荐书需使用正规信纸或稿纸,书写时要用钢笔
2、内容包括个人情况简介、竞聘何岗位、对所竞聘岗位的理解、竞聘优势、个人优缺点、工作打算、对竞聘结果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