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班会方案 文档1
活动目的:
通过这次主题队会,使队员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美,激发队员对古诗文诵读的兴趣,提高少先队员的文化素质,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操,使他们健康活泼地成长。
活动准备:
1、活动前两周,让队员阅读《中华古诗文读本》。
2、从以下几个方面选择1-2项作好准备。
(1)故事文朗诵;
(2)讲有关诗人的故事;
(3)课本剧;
(4)小品;
(5)歌舞;
(6)快板。
活动过程:
男:我们的祖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大国。
女:在5000年的历史场合中,中华文化哺育着中华儿女。
男:中华古诗文像一颗璀璨的名著光照人间。
女:我们新世纪的少先队员应在我们记忆力最好的黄金时期诵读中华古诗文。
合:“读中华古诗文,做合格小公民”主题队会现在开始!
男:首先请某某某讲故事《王安石改诗》。
王安石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泊船瓜洲》是他写的一首著名绝句: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中第三句中的“绿”字,用得风厂巧妙,不仅写出了江南春天万物生长、一片生计的景色,而切把春风与江南的春色联系在一起,让人好像能感受到春风的吹拂。由于一个“绿”字,一下子诗里描写的景色都“活”了起来。读到这首诗的人,都称赞这个“绿”字用得妙。王安石写这首诗的时候,下了很大工夫。一开始,他并没有用“绿”字,而是用了个“到”字:“春风又到江南岸。”“到”字不能反映出江南的春色,他觉得不满意,就把“到”字圈掉了,旁边还注上两个字“不好”。接着,就改成“过”字。“过”倒是形象地写出了春风吹拂大地的动态,可仍然没有描绘出江南的春色,于是又改成“入”字,“春风又入江南岸”。春风进入江南,江南是个什么样子呢?还是没有把江南早在绿野广阔的景象表现出来,又把“入”字涂掉,换成“满”字。而“满”字显得有些俗,缺少适宜,就这样,王暗石再三修改终于找到了“绿”字,准确地表达了他的感受。一个“绿”字也使全诗变得生动起来。
女:我们都行动起来吧!快点假如到古诗文诵读的队伍中来充实自己吧!
男:看某某某队员已经领悟到了唐朝诗人孟郊对母亲的赞美之情,请听诗朗诵《游子吟》。
女:听了这首感人的古诗,队员们已深切地体会到了母亲对儿女的关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热爱劳动,以实际行动来报答我们敬爱的母亲吧!
男:请看小品《孟母三迁》。(剧本略)
女:在母亲谆谆的教导和古诗文的感染下,孟子成为了一名出色的人才,愿同学们在古诗文的熏陶下,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公民!
男:经过一段时间的诵读,队员们已经了解了不少诗人的故事,背了许多经典诗文,现在激烈的擂台赛马上就要开始了,谁能够成为本次擂台赛的冠军呢?现在咱们就来一次公开亮相。(比赛过程略)
女:激烈的擂台赛使大家高度紧张,为了缓和一下气愤,调节一下情绪,下边咱们一起来欣赏歌曲《静夜思》。
男:歌舞《静夜思》给队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还有更精彩的表演在等着我们呢。请看滑稽表演《黔之驴》。
女:谢谢某某某等四位队员给我们带来的精彩表演,下面请听快板:
甲:要想成为好少年,经典诗文不能忘。
已:认真学,开视野,优美文章等咱写。
甲:人家互相来监督。
已:人人争背古诗文。
合:好诗文,天天念,争做合格小公民!
男:形象的表演、幽默的话调令队员回味无穷。
女:古诗文的魅力让我们无法抵挡。
男:下面请辅导员老师总结发言。
辅导员:队员们,在今天的队会上,你们运用多种形式充分展示了古诗文的美,使古诗文充满了魅力,老师看了你们的队会,也被深深地感动了,希望你们在记忆力最好的黄金时期经常诵读一些古诗文经典之作,从而获得中华传统文化的桃汛和修养,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人人成为合格小公民。
女:今天的主题队会到此结束。
四年级班会方案 篇2
活动主题:班集体秋游
活动对象:信科1班全体同学
活动地点:森林公园
活动时间:xx年10月24日
活动意义:
为了促进本班同学间的交流,营造和谐融洽的集体氛围,丰富同学们的校园生活,陶冶情操,培养生活实践能力、自主活动能力,同时领略三水的风情,举行秋游活动。既可以为全体成员营造一种轻松自由的气氛,又可以加强同学们的集体意识。
调查实地情况:到森林公园去踩点,了解当地的地形以及对活动地点的定位。
前期工作安排:
1、组织同学前往乔鑫生态园踩点,了解所在地的安全情况。
2、物质器材准备:手提电脑、音响。雨伞衣服纸巾等。
3、确定交通方式:以集体形式包车从学校门口到森林公园的烧烤场。
4、分组:将队伍分成6小组,并选出个小组组长负责各组的联系方式,以及其他事情。
人员安排:
1、陈春花,庄晓聪、和简迪祺,张逸盈勘查活动地点及场地租借。
2、马嘉鹏和韩丽珍,林秀娴联系包车司机。
3、庄晓聪,林秀娴,李惠超,订烧烤炉。
4、陈春花,张益华,袁玲玲,马嘉鹏,简迪祺,韩丽珍,张逸盈采购食物。
5、总负责人:林秀娴。
四年级班会方案 篇3
一、阅读一本课外书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朋友。快乐的假期,让我们享受阅读的快乐。
二、学唱一首儿童歌曲
童年是美好的,童年是幸福的。歌声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表达。每个年龄阶段都会有不同的乐趣,让我们放开喉咙歌唱属于我们的歌曲,歌唱自己的快乐,歌唱美丽的童年!
三、改正一个缺点
进步就是优秀。每改正一个缺点,你就离成功更进了一步。
四、学做一件家务事。(洗衣、拖地、做一个菜等)
每个人都是家庭中重要的一员,每个人都要为家庭尽一份自己的责任。让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家庭变得更温馨吧!
五、"孝心服务"——为父母服务一次(如洗脚、按摩等)
还记得妈妈喂你的第一口饭吗?还记得熟睡中父母轻轻为我们盖好被子吗?……我们的成长凝聚了父母多少的心血!"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六、做一件开心的事,并记录下来
其实,快乐就在我们身边。它需要我们的发现,需要我们的创造。让我们用手中的笔画下我们的快乐吧!
七、写一手漂亮的字
"字如其人!"假期中让我们用心练字,用心写字。相信明年我们再见面时,你们一定会给张老师一个惊喜!亲爱的孩子们,老师期待着!
四年级班会方案 篇4
教学内容:
1.欣赏民乐合奏《江南好》
2.了解与江南相关的音乐和文化艺术作品。
教学目标:
1.感受民乐合奏《江南好》优美而又欢快的情绪和竹笛清脆明亮的音色。
2.分辨《江南好》的乐曲结构。
3.知识拓展,了解与江南相关的音乐和文化艺术作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都去过哪些地方?(生:北京、沈阳、成都……)今天我们一起到江南去看一看。我有一个问题要问一问大家,你们对江南有什么了解?(生:在我国的南方、有水乡之称)
2.师:首先我们来看地图,谁能介绍一下江南的.地理位置?(生:江南的地理位置:人们习惯上把长江以南称为南方,一说到“江南水乡”,又以江、浙一带最为典型,这里江河纵横、水网密布,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
3.师:你知道江南的历史么?(生:江南的历史:在七千多年前,这里就有人类居住繁衍,创造了良渚和河母渡文化,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遗物、遗址。进入文明社会以后,逐渐成为中国最富裕的地区,南北朝时江南地区就是“一郡丰收,可供数郡使用”,宋代时更有“苏湖熟,天下足”之彦。宋王朝的南迁,使这里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
4.师:大家还知道哪些关于江南的风情?(生:江南的特产:江南的物产丰富,风味小吃多,著名的有太湖“三白”,阳澄湖的大闸蟹,莲藕,鸡头米,菱角,橘子,枇杷,栗子,白果,糕团。)(生:江南的文化艺术:江南文化传承吴越文化的风采,保有楚文化的余韵,历代文学艺术繁荣发达,学术著述宏富绵延,学者、文学家、艺术家代出不穷,诗歌、绘画等风格明秀绮丽,自成流派)
二、欣赏:
1.师:现在,就让我们随着悠扬的笛声来到风景如画的江南水乡,感受一下音乐中描绘了江南怎样的景色?
a)初听《江南好》
b)师:听完这首乐曲,你想说些什么?(生:小桥流水人家、烟雨蒙蒙、小舟摇曳、渔歌飘响、山清水秀……)
c)师:刚才我们欣赏的乐曲是《江南好》。这首乐曲,是根据江南丝竹八大名曲之一《欢乐歌》改编而成。旋律明快流畅,不仅描写了江南优美的景色,更有江南人民的纯朴、豪放,他们载歌载舞表达对幸福生活的感受。我们再次来欣赏乐曲《江南好》感受江南美景,请同学们思考乐曲分为几部分?
d)复听音乐(生:乐曲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优美、第二部分欢快)
2.分段复听
a)师:同学们认真的感受第一部分音乐,说一说音乐把我们带到了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是什么民族乐器把我们带到了江南?
b)生:潺潺的流水、幽静的小巷……。
c)生:悠扬的笛声把我们带到了风景如画的江南。
d)师:为什么你认为有潺潺的水声、幽静的小巷?
e)生:速度:中速、稍慢。情绪优美(教师进行评价)
f)师:欣赏完美丽的江南景色,不同的美景又印入我们的眼帘。
g)生:细听第二段(师:下面这一段乐曲又表现了什么?)
h)生:水中的鱼儿跃出水面、渔民在愉快的撒网捕鱼、人们划着小舟在水中采摘荷花、莲蓬……(速度是快的、情绪是欢快的)
i)师:这一段音乐是如此的欢快。书上用三种颜色的小船把他们分成了不同的三段,请同学们看一看三种颜色的小船出现了几次?我们为它们排排顺序。
j)生:做练习(教师进行巡视,并且进行指导。)
3.完整欣赏乐曲《江南好》
师:听完了乐曲我们已经
知道这首乐曲是由民乐合奏的。领奏乐器是竹笛,属于民族吹管乐器(出示竹笛,让学生观察并说出:竹制、上端有吹孔有六个音孔、以及清脆明亮的音色。并由同学进行吹奏展示)
三、知识拓展
师:通过刚才的欣赏,我们已经知道江南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创作了许多艺术作品来赞美江南。同学们能够说一说么?
1.咏江南课件展示诗词两首。
读一读:组织学生一起朗读。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送人游吴》
──杜荀鹤
君到姑苏见,
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
水巷小桥多。
分析诗词内容:写出了对江南的美好回忆,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秀丽风光。
引出下一个环节:
2.看江南
(1)小桥流水人家
[课件展示江南的风光,民居]
看一看:
选择的照片是江南的桥,江南的民居,江南的小巷,江南的河流等,突出了“小桥、流水、人家”的生动场景,从每张照片反映的不同景象引导学生体会江南的美。
谈一谈:对江南建筑的感受。
(2)苏州园林
[课件中穿插VcD,播放苏州园林景色]
欣赏:
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园林城,苏州园林历史之悠久,数量之多,造园艺术之高是首屈一指的。苏州园林是浓缩的自然景观,寻求反璞归真,悠闲养性的氛围,折射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山水花木,亭台楼榭,粉墙黛瓦,栗柱灰砖构成了苏州园林的基调。
说一说:身边的园林景色。
3.唱江南
[课件穿插VcD,播放《太湖美》]
听一听:江南的曲调,江南风格的音乐。
4.舞江南
[课件穿插反映江南特色的舞蹈《莲蓬娃娃》]
演一演:模仿舞蹈动作
5.画江南
[课件展示描绘江南的绘画作品]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感受了江南的美景,其实还有许多我们没有了解到的知识内容,课后继续搜集有关江南的资料,使我们能够更多的感受江南。放乐曲《江南好》出教室。